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为推动教学理念革新,剖析高考命题趋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4月下旬,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九大学科教研组分别开展第二次主题教研活动。
语文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李兴源主持,高三年级语文教师葛颜飞主讲《振文起彳亍,升格见此数——新课标高考语文作文精准扶贫策略》。创设情境以“自嗨式”RAP导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作文升格策略。
葛颜飞老师讲解了阅卷者、考生和教师的关系与责任,即明确评卷导向、树立读者意识和打破思维定式。指明作文升格要从审题、立论、结构、关键、素材、思维和点睛七个板块进行抽丝剥茧,反复练习。重点讲解了拟好标题、写好开头、写好主体段落、升华结尾的方法,归纳课本素材、热点素材,为作文书写提供借鉴。
数学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牟继红主持,高一年级数学教师李楠主讲《斐波那契数列》。以兔子繁殖的理想化模型引入主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从花瓣的层叠到海螺的螺旋,每一个例子都像是自然界中的数学诗篇,激发了大家对数学之美的无限遐想。
李楠老师对数列通项公式和几个常用性质进行了证明,并结合三种类型的十道例题进行详细讲解,深入剖析了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学本质。结合丰富的跨学科实例,如自然界中的黄金分割、艺术领域的构图规律以及金融市场的技术分析等,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英语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崔咏梅主持,高二年级英语教师王丽艳主讲《深耕阅读思维,锐化解题能力》。词汇积累是阅读理解的根基,王老师提出每日定量背诵与结合阅读语境记忆的方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理解并运用词汇,有利于解决阅读的词汇障碍。
在阅读技巧上,王老师系统讲解略读、扫读、精读的适用场景,帮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快速筛选关键信息,提升阅读效率。针对不同题型,如细节题定位原文、主旨题找高频词等,王老师分享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答题要点。本次教研不仅激发了全体教师对教学方法思考,还鼓励大家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新教学策略。
物理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付中晔主持,高二年级物理教师彭久新主讲《实验题解题方法和能力提升》。彭老师指出,在高中阶段必须把握物理实验类型和应用,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结合真实的实验场景或实验视频进行讲解。
在实验和教学中,要关注实验中渗透的基础知识,回归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彭老师总结归纳课程标准里的必做实验与教材中的实验,分享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并将实验题型和高考题型有机结合,分析高考真题的特点和命题方向。
化学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白羽主持,高一年级化学教师闻晏主讲《基于课程标准和高考真题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细致分析各省市高考中化学实验选择题与综合题的命题模式及考查要点。结合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相关文献研究及AI技术的发展动向,对化学实验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策略。
闻晏老师提出,实验教学应紧密围绕教材内容,强化基础知识;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典型的实验操作;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实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熟悉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常见题型结构与考查重点,整理出热点题型供学生练习。
一些有污染、有危险的演示实验无法在课堂上进行,针对这一问题,闻晏老师提出几点建议:对教材实验进行创新设计,使其更加安全、环保;开展微型实验,以减小实验规模和潜在风险;利用AI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既保证了安全性,又提升了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生物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吕芳主持,高一年级生物教师崔晗主讲《表观遗传与高中生物学》。首先介绍了不同版本教材中的表观遗传学的概念,然后结合大学教材内容和最新研究进展,讲述了表观遗传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调控机制,最后分析了表观遗传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典型案例。
崔晗老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提出,对于表观遗传这样难于理解的概念,教师需要了解更多前沿科学知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样才能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于“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的新认识。
政治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齐朝霞主持,高二年级科组长杨青岩主讲《2025年高考时政热点解读》。杨青岩老师立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度剖析“新质生产力”“双循环格局”等政策要点。结合DeepSeek人工智能、黑神话悟空文化输出、中美贸易战等鲜活案例,讲解经济、科技、文化、外交四大板块的相关知识。
从《经济与社会》的宏观调控到《逻辑与思维》的辩证分析,杨老师层层拆解高考命题逻辑,助力教师构建跨模块教学框架。校领导高度评价此次活动“紧扣时代脉搏,赋能精准备考”,为打造高效课堂、培育学生政治认同与家国情怀注入新动能。
历史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苏东梅主持,高一年级教师冯玉芳主讲《从人工智能的突破看科技发展与社会转型》。围绕本专题内容,对中国科技和世界科技的具体成果和总体发展趋势加以概括;就教材中涉及的相应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归纳本专题在高考中的考查重点、考查方向,并收集2025年各地典型模拟题进行考点预测。
冯老师指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生转型的根本原因都有赖于技术革命的推动,当代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崛起及应用,正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带来系列社会问题,应加强科技伦理和法律法规建设,推动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地理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兰静主持,高一年级地理教师李雪翠主讲《地理教学案例分析》。针对湖泊的形成与演化这一专题内容,选取典型教学案例加以分析。从课堂的情景设置——查干湖的前世今生,到教学框架结构的安排设计逐步加以分析和解读。
本次教研活动力求将课表内容细致化,进一步落实高考考点在本节内容的考查情况;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认识,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地理教学提供问题发现—机制剖析—解决方案的完整研究模式,培养师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副校长纪晓明对各教研组的精心准备和深入研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鼓励。当下高考改革持续深化,考试内容越发注重知识的融合运用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更加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各学科组必须敏锐洞察高考改革的前沿动态,将教育的育人功能摆在首位,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团队协作,挖掘集体智慧,优化教研流程,以教研促教学,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面对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全体教师将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以笔为舟、以思为帆,以教研为翼、以实践为基,不断砥砺前行,以教育之名书写新时代的育人篇章。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初审:左玉晶
复审:纪晓明
终审:韩健民 赵新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