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深耕精研】深耕课堂促发展,立足素养助提升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开展集体教研活动

为探讨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及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5月14日,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开展大教研活动。副校长纪晓明、教务处主任左玉晶,年级主任杨苏囡、李景志,数学教研组

2024年05月04日,禀道毓德,臻于至善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行2024届高三学生成人礼

十八岁的翅膀,翱翔梦想与希望;十八岁的足迹,延伸美好的追求。5月4日下午,“禀道毓德,臻于至善”四平一中2024届高三学生成人礼隆重举行。高三年级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美好祝福中,冠戴成人帽、走过成人门、

2024年04月30日,青春“篮”不住,逐梦上春山

青春与阳光相伴,体育与少年相随!乘着四月的长风,沐浴春日的暖阳,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高三年级篮球全明星赛在掌声与欢笑声中圆满落幕。韩健民校长为比赛开球,纪晓明副校长、陈卓副校长现场助威,李景志主任

2024年04月29日,展现新锐风采,激发教育创新——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行第二十届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活动

为了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后备力量的培养,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于4月29日下午在毓德楼一楼东多功能教室(一)举行了第二十届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本次

2024年04月28日,拔得头筹展风采,“河”衷共济增友谊——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高三年级2024年登峰杯拔河比赛

为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培养高三学生团结合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热血昂扬的精神面貌迎接2024年新高考,3月至4月,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高三年级2024年登峰杯拔河比赛。本

2024年04月26日,【深耕精研】“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开展集体教研活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是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4月26日,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党委书记苏亚利、教务处主任左玉晶,年级主任杨苏囡、李景

2024年04月26日,东君枝头花烂漫,铿锵足音伴春来——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跑操比赛

碧草如酥繁花锦,正是少年奋进时。草木夏来郁苍苍,青春岁首待勃发。为深化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举行跑操比赛。学校相关领导出席活动高一年

2024年04月26日,共研琢新玉,亮相展芳华——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第46届青年教师汇报课

磨砺促成长,匠心谱芳华。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夯实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锻造爱岗敬业、肯于钻研、业务精良的青年教师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我校在4月25日和26日举行了第46届青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中校史 > 1948-1954

1948-1954

2008年05月01日 00:00:03 访问量:5334

 

 

 

 

第 一 编 

 

 

创业初始  雏鹰振翅 

 

19481954年)

 

 

 

 

 

 

 

 

 

 

第一章   学校概况

 

第一节   领导变更

 

东北民主联军在1948313日解放四平,四平回到人民的手中。原国民党的辽北省立四平中学、私立晓东中学和女中、师范,全部解散。

辽北省民主政府(省会在郑家屯)于314日派八中教导主任任遇春负责组成战地慰问团,于317日到达四平。根据省府“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指示,市长张学文、宣传部长吴梅要求在道东、道里分别组建省立第十和十一中学。学校校址分别在四平中学和高等法院旧址。两校的筹建、招生工作,分别由鲁男、孙华一、魏××、任遇春、孙少康、孟宪儒等人负责。开学后,由任遇春主任主持工作,请领导作报告。

19484月,辽北省民主政府迁到四平。党派袁立忠同志任十中第一任校长。袁立忠同志是我党的高级干部,曾任省教育厅主任秘书。

425,袁校长到校后,学校举行开学典礼。省教育厅长林汉达(民主人士)、市长张学文等出席大会并讲话。会上宣布学校名称是“辽北省立第十中学”(即四平一中的前身)。

1949年初,袁立忠随军进关, 19493党派肖塞(女)同志任第二任校长。她精明能干,雷厉风行,是女中豪杰。她经常给师生作报告,讲话风趣幽默有气度,因而深得人心。后任辽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同时,任命苏甫为教导主任。

19493月学校改名为辽北省立四平中学。同年8月因辽北合并于辽西省,学校改为辽西省立四平中学。

1950年初,王子刚同志任第三任校长。他是从延安鲁艺学院来的老干部,工作非常有魄力,受到师生的拥护。

19528月,学校的领导机构:校长王子刚,副校长向明,教导主任姚吾越,副主任赵善治,事务主任才德文,党支部书记王宝富,团委书记王寿恒,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王国云(女)。

 19528月,王校长调到省里工作,向明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19502月起,姚吾越、向明先后任教导处正主任,赵善治、赵家壁、李耀辉任副教导主任,又调付良栋为副教导主任,刘秉钧、才德文先后任事务主任,李志远(党支部委员)任共青团团委书记。

 

第二节  教师队伍

 

教师来源:

①来自解放区。有政治教师鲁男、付竞民、赵长胜、祁杰、王豁然,数学教师孙少康,音乐教师杨道一、余锋(女),教育教师屈庆祓,语文教师高世兴等,还有总务主任王佐、职员王静茹等。这些教师都享受供给制(有的学生也享受供给制的生活待遇);

②原校留用。原四所学校的教师留用10名,有四平中学的姚吾越(化学)、赵善治(物理)、韩殿英(语文)、马广汉(生物)、韩进之(美术)、徐景璋(语文),女中的李风璋(数学)、姚洪山(历史),四平师范的乔永臻、齐泰辰(数学),另有小学体育教师张振武等。

③社会聘用。有丛树蕃(语文)、白石(语文)、李义(化学);

④从辽北学院毕业分配到学校的有尚纪(语文)、朱守仁(历史)、李万弼(数学)、吴承棣(女,数学)等人。

在全国向苏联学习的时候,王子刚校长对俄语教学更加重视。除俄语教师赵治义、孙汉学以外,又聘请曲凤云以及白俄库德列绍娃、尼娜、吉娜和达霞等五人。她们对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解决教学知识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以后又聘请纪永佑和留校学生赫艳芳当俄语教师。

教师待遇

除从老解放区派来的袁校长、任教导主任、王文、苑华两位教导员享受小灶生活待遇,其他教职员都享受供给制以外,其他人员都享受工分制。第一个月的工资都按两吨煤计算,折合后按16元东北币计算。工分按自报公议和领导批准的方式分配。以后教师每月按200分左右计算,由自报公议、领导批准后再按沈阳、长春的分值进行计算发放。

、生活管理

教师一律住校食宿(工分制的要交伙食费),早晨起来后跑步。教师备课,学生自习,采取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

周六晚,市内教师可以回家,周日晚返校。每月开一次生活会,总结个人思想工作,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同志间关系亲切而融洽,人人都能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第三节  学生情况

 

在建校初期,学生还多受盲目正统观念的影响,存在观望情绪,经过动员以后,才开始报名工作。经考试和初步政治审查,发榜录取。因当时学额较少,只好在道东成立第十中学。实行男女合校,男女同班。初中10个班(其中初一、初二各有四个班,初三有两个班),高中五个班(其中高一有一个班,高二、高三各有两个班),共有学生1100多人,是辽北省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

在东北实行“新型正规化”的教育方针以后,学校就更加认真执行“向工农子女开门,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工作方针,除大批吸收工农子女就学以外,在19489月招收简易师范班,冬季又招短期师训班。学生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

10月份,学校举行高中三年土木、财经两个班学生首届毕业典礼,毕业生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的建设工作。学校将高中三年两个班按理科和文科重新分班以适应工作需要,又动员各年级学生数百名去哈尔滨兴山医院学习,以培养部队医务人员。

学校在1949年春,创办了工人学习班,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也增强了他们参加地方建设工作的能力。

1949年,学校在初中三年级学生中进行动员,通过自愿报名成立中师一个班,暑假后又招初师一个班。这两个班同已有的两个简师班迁到维修的新校舍,成立了师范部,以后更名为四平师范学校(即现在的吉林师范大学的前身)。

 

第四节  学校管理

 

、管理方针

195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进一步明确:采用校长责任制,管理学校工作。学校重要工作,由校长召开党、政、工、青联席会议决定;教师工作实行教师责任制;建立请假、请示报告、值日、检查工作制度;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

、管理机构

教导处设教务、文书、生活辅导、图书仪器职员,召开班级科代表、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班长会议,以了解基层的意见和建议等。

事务处设会计、出纳、采购、保管、伙食职员,负责日常工作。

事务主任先后由刘秉钧、才德文两位同志担任。因为教育经费统一由省教育厅下拨,学校的工作得到了有力的保证。每月月初由总务主任到教育厅报账,领取办公费。

事务处的主要工作是:

1、及时领取教育厅下拨的教学仪器、化学药剂、体育器材、图书杂志等。

2、请求专款修复道东电影院为学校大礼堂,修复晓东中学校舍为教室。

3、维修家属宿舍,解决部分教师居住困难的问题。

4、利用大礼堂部分房屋开设消费合作社,为师生谋福利。

5、加强伙食管理工作,原享受供给制的学生,改为人民助学金制度。

 

第二章   教学工作

 

第一节  指导方针

 

一、东北行政要员在哈尔滨召开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型、正规化的教育工作方针”以后,袁校长指出:“新型正规化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上好文化课,为建设一个民主化、科学化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向正规化的方向进行探索。教师在课堂上特别强调学习的目的性,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求知欲加强,下课后,学生们还围住教师,提出各种疑难问题,有些学生还到教师办公室谈心求教;教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循循善诱;学生们对教师尊重敬爱,听从教导:新校风逐渐形成。

1949年教导主任苏甫随校长肖塞来校。他是伪满师道大学毕业生,他提倡“民主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脑,主动提出问题,经过民主讨论,最后再由教师作结论。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还提倡学生组成学习互助组,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所有这些倡议,都使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二、原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曾下发四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非教育行政部门不得直接向学校布置工作,校长也无权任意停课。这一规定保证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三、1951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实行中、小学十二年学制。1952年政务院确定中学教育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青年一代,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全面发展,以便于为升入高等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对学生实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本国语言,得到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养成科学世界观;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养成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体育、卫生方面的智能和习惯,增强体魄,以养成其强健的体格;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并启发其艺术创造能力。”

四、在1953年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财物”的五爱教育和自觉纪律教育。

五、政务院根据党中央确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 “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这对于进一步改造旧学校,彻底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流毒,把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教育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六、1954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学教育要积极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服务”的社论,社论指出:“全国中学教育会议所规定的中学教育方针,是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而提出的。是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积极地稳步地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特别要办好高中、完全中学和工农速成中学。并根据需要与可能,做到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同时又提出:“必须使全体中学教师工作者,明确当前中学的任务是以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保卫祖国全面发展的新人。”

七、国家教育部长张奚若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国家在整顿巩固、适当发展、注重质量、稳步提高的方针指导下,教育工作要以国家工业化为基础,教育为工业化服务的方针,就要以培养建设人材为主。要培养建设人材的后备力量,就要办好高中和培养师资。今后的工作重点,放在加强高中和初中。关键在于发展师范大学和师专。”

在具体工作上提出以下要求:

1、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中学生守则》进行教育,教师模范行为的影响也非常重要,要使领导、教师了解到思想教育是长期细致的工作,克服急躁情绪,禁止在学生中采取斗争、批判的简单粗暴方式。

2、减轻师生负担,克服混乱现象。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教学,就是老师教好,学生学好。校长、主任的主要责任是把教学工作领导好,完成任务,提高质量。

3、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健康情况。毛主席对学生的健康情况极为关怀。对学生减少课程,增加睡眠,保证其有一定的娱乐和休息时间;学校加强体育、卫生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减少疾病。

 

 

 

第二节  教学常规

 

一、课程设置:

1952年中学六年制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情况:

 

     

    

初高中六年总计

一年

二年

三年

总计

一年

二年

三年

总计

 

政治

时事政策

1

1

1

108

1

1

1

108

216

中国革命

 

 

2

72

 

 

 

 

72

社会科学

 

 

 

 

2

2

 

144

144

共同纲领

 

 

 

 

 

 

1

36

36

语文

8

7

6

756

6

6

6

648

1404

 

数学

算术

6

 

 

216

 

 

 

 

216

代数

 

3

3

216

2

2

2

216

432

平面几何

 

2

2

144

3

2

 

180

324

三角

 

 

 

 

 

2

1

108

108

 

解析几何

 

 

 

 

 

 

3

108

108

外国语

3

3

3

324

4

4

4

432

756

物理

 

2

2

144

2

3

4

324

468

化学

 

2

2

144

2

2

4

288

432

 

生物

植物

3

 

 

108

 

 

 

 

108

动物

 

3

 

108

 

 

 

 

108

生理卫生

 

 

2

72

 

 

 

 

72

达尔文基础

 

 

 

 

2

 

 

72

72

历史

3

3

3

324

3

3

3

324

648

地理

3

2

2

252

2

2

 

144

396

制图

 

 

 

 

1

1

1

108

108

音乐

1

1

1

108

 

 

 

 

108

美术

1

1

1

108

 

 

 

 

108

体育

2

2

2

216

2

2

2

216

432

每周教学时数

31

32

32

3420

32

32

32

3456

6876

每学年上课周数

36

36

36

108

36

36

36

108

216

教学总时数

1116

1152

1152

3420

1152

1152

1152

3456

6876

二、使用教材。

1950年以前,暂时使用东北书店出版的教科书, 1950年以后,使用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编审的各科中学课本。

三、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1、政治课。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知识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教科书多有变更,在1952年初、高中各年级每周都设一节时事政策课,初三设中国革命常识,高中一、二年级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高中三年级设共同纲领课。

2、语文课。分阅读课和写作课。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数学课。使学生掌握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微积分、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外语课。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切实打好外语基础。

5、物理课。使学生掌握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这些知识的运用,培养相应的能力,并形成实验技能。

6、化学课。使学生掌握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这些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培养相应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7、生物课和生理卫生课。使学生了解生物体(植物、动物、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物界发生发展的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实验实习的基本技能。

8、历史课。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了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9、地理课。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以及人和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10、体育课。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锻炼,养成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并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11、音乐课。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唱歌的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

12、美术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四、常规要求

1951年,党中央号召 “向苏联学习”。在向苏联一边倒的形势下,辽西省教育厅下达了“关于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的通知”。各学校实行校长责任制,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要普遍学习凯洛夫教授主编的《教育学》。

具体要求:

1、课前准备。

辽西省教育厅在19508月召开各科教材研究会,又陆续下发各科教学大纲。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在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按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学校规定每周有半天集体备课时间),还要求有中心发言人,要明确教育目的和教养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要确定运用的教学原则和统一的作业内容等。至于提出什么问题和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则由个人自行决定。

2、课堂教学。

在普遍学习苏联教学经验以后,学校课堂教学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师生的积极性有了前所未有提高。

①普遍效仿五个教学环节。即组织教学,课堂提问,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等。

②课堂提问。要求学生到讲台前,面向全体学生。先要复述教师提出的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③采用五级分评分法。即对有创造性的优秀者评五分,对回答正确良好者评四分,对基本正确合格者评为三分,对基本不完整不合格者评为二分,对无知者评为一分。这种记分法是有鼓励作用的、很科学的、容易掌握的。

④学生成绩分别记入“学生手册”和“班级学籍”中。

⑤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各项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可接受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等。

⑥学校制订《课堂常规》,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对镜理容整装,在预备铃声响时要到教室门前,上课铃响时,再进入教室。

⑦学校设班级学生簿。教师上课时要携带,简要记入教学内容,提问学生和记入分数,记录作业情况,以便于班主任了解情况和教导处检查。

3、课后辅导。

当日授课的教师,必须到教室进行个别辅导,不能进行集体辅导。

4、布置作业。

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曾下发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方案,提出“初中学生每天作业不超过一小时半;高中学生不超过两小时。各科当天作业分量要由班主任统一均匀掌握”。

批改作业。要求教师要轮流批改和重点批改并作讲评。语文教师承担一个班的授课任务,作文要两周批改一次,要求面批面改20篇左右,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考核成绩

分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两种。日常考核为课堂提问、检查作业、板演、实验、书面测验等;定期考核为阶段、学期、学年、毕业考试几种,根据平时记分和阶段考试作出季度评分,季度评分和学期考试作出学期评分,两学期评分作出学年评分。

6、教研组工作。

教研组设正副组长各一人,分管教学研究和政治学习。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拟定教研组工作计划,确定专题研究的课题,举办实验观摩课并讨论总结,或组织专题报告;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会议;各年级设科组长一人,主持教材研究工作。学年,由教研组评出先进工作者。工会在教研组选组长一人,负责教师的福利工作。

五、中心教研组

省教育厅指定初中二年语文组为中心教研组。

主要任务:

1、在钻研教学大纲、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本学科在学年、学期的教学计划。在开学前两周发至各校,供制订教学计划时参考。

2、中心组提前备课,研究内容。具体包括教学目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写作方法,提出补充参考资料等(包括课时计划和说明),提前两周发至各校。

3、每学期组织一两次观摩教学。如组长吕秀芳的“美妙小提琴”课,重点解决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问题,副组长刘克强的“母亲的回忆”课,重点解决通过作品语言挖掘教材思想性的问题。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研究质量的提高,也发挥了取长补短的作用。

4、强调朗读教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比如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后进行总结交流。

语文中心教研组圆满地完成了两学期的编写任务。中教科长苏甫总结说:“建立各科中心教研组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厅对工作的重视,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拥护和热情支持,更说明当时纯正无私的党风,同时也说明省统管中学的领导体制、全省一盘棋的观念是当时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三章   思想教育

 

第一节    思想教育内容

 

一、进行革命光荣传统教育:

1、学校继承老解放区的革命光荣传统,通过“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最初请市长张学文,副市长陈风池、孙敬涵,公安局长廉克荣等同志作报告。他们讲解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战争”,介绍了“社会发展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对学生进行了“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2、省民主政府迁来四平以后,又请省主席闫宝航(民主人士)、教育厅长林汉达(民主人士)多次做报告。他们从“九一八”讲到“八一五”,揭露人民公敌蒋介石不抵抗日本侵略者、破坏“双十协定”、反共、反人民的滔天罪行;同时还介绍了国统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正义斗争的情况。全场群情激奋,对蒋介石恨之入骨。至此,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才开始有了真正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毛主席的英明,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在长春、沈阳尚未解放的情况下,师生在思想上树立共产党一定胜利、国民党反动派一定失败的思想观念是极其重要的。

3、在纪念“一二九”运动时,听市委书记张学文同志的亲历报告。袁立忠校长又向师生做了“大洗澡”的动员报告。他号召师生向党交心,讲清家庭、社会关系,个人历史和思想情况,要轻装前进,争取做一名有志青年。在此基础上,于12月末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辽北省立四平中学的第一批团员。报告在学校附近一个工厂的没有门窗的大筒房子里进行,师生坐在半块砖头上,聚精会神的听报告,把笔记本放在双腿上记录。然后回到没有门窗、桌椅,没有黑板、地板,屋顶被炸露了天的教室里进行讨论,对所提出的新问题再请领导同志作解答,如此反复多次,学生们终于接受了真理。大家把这种教育叫做“洗脑筋”。

二、进行劳动教育:

1、恢复市容

四平市经历四次战斗的创伤,残垣断壁,弹痕累累,百孔千疮,满目凄凉。尸横遍街,瘟疫的流行,严重地威胁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我市的民主政府在学校刚成立时就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对战争的残迹进行清理。学校随即开展大清扫活动,平整战迹,掩埋尸体,处理粪便,运送垃圾,整修街道,严格消毒,使老百姓重新开始安定的生活。

2、重建校园

在战争中,学校的校舍遭到严重破坏。在袁校长的带领下,师生们在战迹废墟上重建学校,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同学们亲自动手,从远处的破房子中拆下砖瓦,背扛手搬运回学校。有的学生还用自己的裤子装满砂子扛回学校。铲除院内杂草以后,同学们用砂子白灰垫操场,然后站队跑步将操场踩平;用红灰两色砖头摁花纹铺成甬路;校园周围,分段栽植白杨树,并且挂上个人名牌,及时浇水、锄草,师生们还到附近的百姓家找回桌椅,使设备逐步改善。

3、修建烈士公园

1949年春季,市委决定修建四平烈士陵园。学校遵照列宁“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教导,在肖塞校长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踊跃地投入劳动之中。先拆除破旧建筑物,运送垃圾;再挖人工湖,修造假山;又植树种草,修甬路。校长也和同学们一起劳动,在休息时,她还给同学们讲南泥湾大生产的劳动故事,使同学们感到亲切和受到鼓舞。师生们用修建烈士陵园以表达对烈士的怀念。

4、清理战争遗迹

学校操场北侧,有两个战争时的埋尸大坑。清理这两个埋尸坑,成为全市大清扫运动的重中之重。在市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学校党支部带领全校师生立即投入到大清扫运动中,以教师和高中部学生为主,他们只有简单的保护措施口罩和手套,冒着感染病毒甚至牺牲生命的危险开始了挖掘工作。挖出的尸体要求焚烧,同学们从铁路运来废枕木几百根,搭成枕木垛,将尸骨摆上去,浇上汽油,点火焚化。

校内有一座国民党军官的坟墓,经学校领导同意后,校医单茂生老师挖开坟墓,拣出枯骨,用白灰、来苏儿水和煮熬等方法,反复消毒处理,精选配成一套成人骨骼标本。为以后救护伤员学习到必要的知识。对挖出的几十根钢管,都做成了篮球架和吊环架,丰富了学校的体育器材。

5、挖防空洞

在长春尚未解放时,常有国民党飞机来扫射、投弹。学校组织学生从教室向外挖地道和防空洞,进行防空训练和演习;扩大护校队伍,少数教师和学生夜间持枪轮流站岗;校长王子刚带领教导主任姚吾越等人到校郊区选定疏散地点,以备美帝发动侵略时加以利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工作的环境是异常艰苦的,但师生的情绪却是饱满的,精神是愉快的,求知欲和责任感都是强烈的。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参军参战

1950625,朝鲜战争爆发,南朝鲜李承晚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向三八线以北进攻,我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全国立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热潮。

四平一中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立即开展了广泛宣传活动。王子刚校长向全校师生作动员报告,着重指出美帝国主义者是纸老虎,没有什么可怕的。通过宣传教育,首先清除了一部分人头脑中“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情绪,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打破了美帝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奠定了抗美援朝胜利的思想基础。随后,学生们都毅然决然的表决心,交申请,写血书,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军参战学校最后批准初中三年即将毕业的张海天等28名学生,到刚组建的坦克师部队,成为中国人民最可爱的人。

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王希超以自己英勇作战而受到立功嘉奖。王嘉祥同学在老秃山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组织献血队:

在人民志愿军伤病员回国时,学校将已修完的分校教学楼(现客车厂址)支援给第19后方医院使用。学校还组织献血队,校医单茂生为队长,党支部委员、团委书记李志远为指导员,对学生讲解生理保健知识,并进行思想动员。在他们的努力下,学生积极报名。学校首先对年龄在18岁左右、身体健壮、无慢性病者进行初步审查,再经军医进行体检,最后批准首批献血队员,按ABABO等四种血型编成四个分队。几年间,共有三百多人在第19后方军医院(即207医院)献血,献血量约六万毫升。

早在1948年,学校就有一大批学生参加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此后又有百余名学生,先后参加空军地勤、铁道运输、步兵、公安、通讯部队,先后为国立功。

3、反细菌战

1952年,美军在朝鲜战场使用了灭绝人性的细菌,并在我东北地区的丹东、延边、甘南、绥中等地先后投下细菌弹。

原辽西省教育厅根据原东北人民政府的指示,动员初中三年级50名学生奔向反细菌战的前哨,参加东北防疫总队。学生纷纷响应号召,团委委员李泽润、曾患齐和三年团总支委员慕开业等50名同学被批准参战。

经多次培训之后,他们分别奔赴各疫区,参加反细菌战。慕开业同学参加的直属分队,先后在延边和龙县、黑龙江省甘南地区、辽西省绥中县参加扑灭带鼠疫菌的田鼠战斗和经蚊咬引发痢疾的传染病的大会战。

他们在方圆几百里的甘南地区曾被洪水围困,几天吃不上饭,但却仍旧坚持战斗;在绥中县时他们在荒山野林的雪地上露宿。他们随时都有被传染而牺牲的危险,但每个人都不畏惧。他们坚强乐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曾受到领导的表扬和群众的称赞。停战后,他们胜利而归!

四、进行“五爱教育”:

学校向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思想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和自觉纪律教育。上级又将“智德体”的旧教育方针,改为“德智体”的新教育方针,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受到重视并更见成效了。

 

第二节  文艺宣传

 

一、宣传队

组织宣传队,进行街头宣传工作。为配合解放战争的发展,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宣传队,根据市委的要求,将胜利捷报、支前劳军、防空防疫、认购公债以及中心任务等内容深入街道、农村进行宣传。在沈阳解放后,为欢庆胜利,袁校长头扎毛巾,腰系红绸带,带头率领全校师生扭起东北大秧歌。当前导走上天桥时,边歌边舞的秧歌尾还未出校门!他们大唱革命歌曲《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五月鲜花》等。有时还演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蒋介石引狼入室》等小型活报剧,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起到了宣传鼓励作用。

二、文工团

组织学校“文工团”,既活跃学校生活,又培养艺术人才。由教导员王文亲自指导,学生周永贵为团长,吸收百余名爱好者参加。文工团配合形势,排练一些反映“军民关系”、“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慰劳军属”和“发展生产”等内容的小合唱和小歌剧,如《姑嫂劳军》、《牛永贵负伤》、《支援前线》、《兄妹开荒》、《光荣灯》等节目,深受群众和师生们的欢迎。特别在开学典礼时,演出了京剧《逼上梁山》,由王文扮演林冲,学生孔祥云扮鲁智深,张淑芬扮林娘子,李克栋扮李小二,演出获得了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在东北行政委员会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新型正规化”的方针以后,文工团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它所培养的文艺骨干,先后输送给各用人单位,仅向坦克师输送的就有男生4名,女生5名。

三、大型义演

在上海市遭受水灾时,学校响应市委的号召,排演大型话剧《火》,举行了全市救灾义演,观众万余人。学校将全部捐款献给上海灾民。又应市总会的邀请,在暑假期间赴哈福山区慰问驻军部队,很多士兵倍受感动,流出了喜悦与激动的热泪。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学校选择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历史清楚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在教导主任的领导下,对本班学生全面负责。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有:

1、领导班委会,召开班级干部、团干部会议,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班级情况,明确本学期的中心工作并对干部工作检查指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召开班会,贯彻学校校会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向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特别是进行“中学生守则”的教育。有时班会由班长主持,以培养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

3、找学生谈话,作细致的思想工作;找干部谈话,指导工作方法。

4、组织校内外活动,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并进行教育活动。

5、通过学级簿、班级日记、学生记分册、班主任工作手册,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定期召开任课教师联席会,交流学生情况,指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6、召开期中、期末家长会议,介绍学生成绩和表现,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7、根据条件对思想品德优秀、成绩较好、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认真评定“人民助学金”的等级(一、二、三等),经教导处批准执行。

8、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学期、学年操行鉴定,通过“通知书”,将操行评定和各科学习成绩向学生家长通报。

9、根据条件,评出“三好学生”。

10、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高考报考志愿。

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以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还对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奖。

 

第四节  政治运动

 

1950年,在进行抗美援朝的同时,全国又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永远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然而,反革命残余势力、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及反动会道门头子等并不甘心失败,他们极端仇视新中国,并伺机对新生的共和国进行破坏。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发生,蒋介石“反攻大陆”时机已到, 于是明目张胆的搞破坏,恶霸地主反攻倒算,潜伏特务组织地下武装暴动。

为镇压反革命分子,巩固人民政权,19503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的指示,1951221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在四平市委的领导下,四平中学党支部带领全校师生积极投入到运动中去,一方面组织同学上街宣传,一方面号召同学提高觉悟、站稳立场,积极检举、揭发、清查反革命分子。在强大的政治威力下,反革命分子没有藏身之地, 很快全市便处决了24名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刑场就设在四平中学南墙外,全校师生目睹了反革命分子的下场,无不拍手称赞。

在镇反运动中,学校发生一起偷抢事件。1950年暑期,学校演出大型话剧《在战斗里成长》,剧中人物需用长短枪30余支,枪支是学校担保后由市公安局提供的,大部分都是好枪。一天演出完毕清理道具时,发现少了一支,学校立即报告公安局,经排查是剧团内部人员作案,不久嫌疑落在管道具的学生周鹏身上,他利用工作之便偷了一支手枪放在自家油缸里。破案后,他交待偷枪是为其父报仇,他的父亲是被镇压的24名反革命分子之一,弄到子弹后他欲枪杀市长徐健之,为其父报仇,可见反动思想的嚣张。

 

第四章    党群组织

 

第一节    党支部

 

支部组建

1949年,经市委批准秘密成立学校党支部,肖塞同志任党支部书记,李志远担任委员。为扩大党的影响,加强党的领导,经市委同意学校成立了我党的外围组织“共产主义研究小组”,李志远任组长。

1949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和适应形势的发展,经中央批准,东北全境党组织公开。四平中学召开了全校师生大会,由肖塞同志宣布了四平中学党支部的成员和党员名单。这时党员已发展到9名,有王宝富、迟恩莲、李静萍、付竟民等,所有中共党员都感到十分光荣。

肖塞校长于19498月调离四平中学,李志远接任党支部书记,并正式担任四平中学团委书记。不久,市委又任命李志远为四平团市委学校工作部长兼任四平中学团委书记。

组织政治活动

1、开展“清理中层”运动。在1951年暑期,全校教职员集中在铁岭市,经过领导动员以后,开展小组讨论,提高认识,举行典型报告。由四平中学教师赵某介绍自己的罪恶历史并进行自我批判。后因突然发生洪水灾害,学校忙于救灾,所以运动被迫中止。

2、开展“三反”和“五反”运动。1951年在全国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市委领导指出:“凡是有财经的地方,必然有贪污分子,把贪污分子称为老虎,因此把反贪污也称为“打老虎”。学校事务处出纳员王某因贪污,被逮捕并受到法律的制裁。全体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普遍受到震动。而社会上开展的反偷税、反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动员知情者进行揭发检举。

3、思想改造运动。在1952年暑期全校教职员集中到锦州中学。思想改造的目的是肃清三大敌人思想,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从而树立共产主义思想。通过领导动员,经小组讨论,全体教师端正态度,先作自我检查,再开展批评、批判。要求教师提高认识,与旧思想、旧势力划清界限。多数从旧社会过来的有历史问题的老教师能主动交代情况,认识到从事人民教育事业的光荣,坚定跟共产党走的信心,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历史背景清白的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更快,在学习和运动中起到了先锋作用。因为运动时间较长,学校延期开学。

三、组织《共产主义研究小组》进行学习

    学校党支部成立后,根据四平市委的指示精神,首先选择出身成分好、政治立场坚定、表现积极、靠近党组织的进步学生进入小组中来。党支部任命李志远同志为组长,要求参加小组的成员都要努力学习、积极响应号召、保守秘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投入各项政治活动中去,保证党交给的各项任务能顺利完成。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确实起到带头作用。

    第一批参加“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的有王宝富、迟恩莲、李静萍、高景云、康全梁、张海天、张淑华、武丽媛、孙敬茹、张尧山、王天锡,这些人后来也都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进行反动党团登记

19496月初,中共四平市委部署了“反动党团登记”(简称“登反”)工作。以肖塞同志为首的党支部认真做了研究,认为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四平一中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是 “撒灰政策”的重点单位,各种反动组织几乎都有。因此学校情况复杂,工作任务艰巨。肖塞校长负责动员,掌握全面,其他成员作了具体分工,苏甫同志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摸底掌握政策,李志远负责登记。

经过调查,学校已存在“国民党”、“三青团”、“军统”、“中统”、“ABC飞行队”、“青年工作大队”等六个反动组织,还有军(连长以上)政(保长以上)警察、宪兵特务。参与以上组织的人员都要进行登记,只有“防守总队”是国民党利用学生护校的群众性组织,未列入反动组织,无须登记。

处理政策:凡是参加上述反动组织的,都要在620日前进行登记;如延期不登记,即按政策予以追究,直至法律制裁。

因这次行动政策性很强,学校充分尊重个人的政治权利,故采取秘密登记的办法。登记室设在学生宿舍,登记者随时可以去。在半个多月里,所有人登记完毕,任务圆满地完成。

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经过政治思想教育,绝大多数参加过反动组织的师生都登记了,但是也有死心塌地坚持反动立场的拒不登记者,这些人当场被公安局拘捕,后判刑。

成立护校大队

四平解放虽有一年,但反动派不甘心灭亡,国民党潜伏下来的特务此时猖狂地进行活动,他们散布反动言论,撒反动传单,晚上发信号枪。他们的行为严重地扰乱社会治安,学校的财务室和学生宿舍经常被盗,女同学时常被骚扰,寄宿生受到影响。经支部研究,报请市公安局批准,学校成立了四平中学护校大队,大队长由李志远兼任,副大队长王宝富,从“共产主义小组”和进步同学中选拔了30名同学作为队员,经过短时训练他们担起了护校任务。市公安局对学校的治安工作非常重视,特别发给护校大队30条步枪,并派治安科长李长久亲自训练,还经常与学校沟通治安情况。

参加护校大队的每一位同学都感到十分光荣,因为这是党的信任。他们在执行任务时认真负责,警惕性高;夜里巡逻,都把自己比作解放军战士、公安战线上的卫士。

开展政治学习

学校党政领导一方面组织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一方面大胆使用干部,支持他们的工作。在组织学习时,要求联系思想、工作实际,进行讨论,提高认识改进工作。

学习内容有: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提出的 “新民主主义教育,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教方针。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材。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思想为主要任务”。

2)国家教育部在194912月召开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时指出 “中国的教育目的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服务”,以及“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向,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在老师工作上要贯彻‘争取、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在教学工作上,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学习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等。

3)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在1949年公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的规定 “采用校长责任制,负责领导学校工作,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校长召集党、政、工联席会,讨论学校的重要工作(如学校工作计划、总结等),必要时可扩大教研组长参加,决定后由校长执行。校长定期召开校务会议,布置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工作等。至于日常工作,由教导主任召开教研组长、班主任工作会议研究决定。事务工作由事务主任召开会议决定”。

41951年党中央号召 “向苏联学习”。辽西省教育厅下发 “关于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的通知。在学校里从领导到教师,除每周三坚持学习四小时政治理论以外,还在每周五学习两小时教育学(由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凯洛夫教授主编)。学校领导到省教育厅开会时,要先考教育学。由学校对教师进行定期考试。当时全省各学校都形成学习教育学的热潮。

 

第二节  工会

 

工会是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在四平市总工会和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工会组织

工会组织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学校第一届工会委员会主席李德先(中共党员),副主席车玉声,组织委员袁克(女、中共党员),宣传委员李耀辉,文体委员魏震宇,财务委员孙世焜,妇女委员孙蔚兰(女),生活委员李德先(兼)、业务委员车玉声(兼)。

主要任务

1)组织教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以教学为中心,配合学校搞好个人本职工作;

2)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学校里的好人好事;

3)组织会员开好生产(教学)会议和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抓好会员的生活福利工作;

5)定期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要求;

6)工会主席参加校长主持的党、政、工、青联席会议,讨论学校的工作计划,总结和重大问题。

日常工作

1)配合学校教导处搞公开教学,总结教学工作经验,购买教学参考书,请外校、外地先进教师介绍教学经验等。

2)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际、国内形势,好人好事。

3)根据条件发展会员和教育会员。

4)组织校内文娱活动,看剧,看电影。

5)举办校内、校际之间的各种球类比赛。

6)慰问患病职工,按季节发给困难会员的生活补助,协助解决婚姻、子女就业、住房、欠债、家属矛盾等问题。

7)评选工会先进工作者,并给以物质奖励。

经费来源

会员按月工资比例缴纳会费,此外主要依靠学校按规定拨款。

 

第三节  共青团

 

    最初成立三个团支部。

 

第四节  学生会

 

在建校初期,党曾派李志远同志到四平一中开展党的工作,为工作方便,李志远以学生身份插班到高中一年。

19493月,学校正式成立了“辽北省四平中学校学生会”。学生会主席由李志远担任,副主席是王宝富,学生会下设学习部、生活部、文艺部、社服部、保卫部、妇女部。各班级成立了班级分会。党组织放手让学生干部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学生会开展了大量工作,如为提高同学政治思想觉悟而组织的大唱革命歌曲活动,为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而组织的学习竞赛和板报刊发。

 

 

第五章  体育、卫生、保健工作

 

第一节  体育工作

 

基本任务

原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加强学校体育活动方案》明确指出,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提出四项要求:

1、必须上好每周两节的体育课;

2、坚持每天作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3、全校教职员学生必须参加每周两节的课外体育活动;

4、组织培养各项体育代表队。

具体作法

1、加强课堂教学,上好体育课。

按照教学基本要求,严格组织每周两节的课堂教学活动。

省教育厅在1953年下发通知:体育教师要学习“苏联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在认真学习苏联体育教学大纲时,按照年级、性别、体力分别制订教学计划,贯彻健康性、全面性、实用性三大原则,实行男女分组(学校聘请女教师给女学生上体育课),轮换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的前几个班为男女合班,同年级两个班同时由两位教师任课,以解决性别和体力问题)

贯彻体育教学的“健康性、全面性、实用性”三大原则,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作用。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不及格者,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

2、认真组织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活动。

学生在下第二节课以后,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作眼保健操。

1952年试行辽西省拟定的“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又试行苏联“准备劳动卫国制”,使课间操始终不断。课间操,从1952年开始推广《广播体操》,由校长、班主任站在班级学生前面,即示范又检查指导;科任教师也站成两排与学生同作。

3、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将长跑、跳高、跳远、投掷、支撑、悬垂及各种球类制成各种项目活动轮流表,并严格执行(遇雨天改为文娱活动)。

解放后学校每天第八节课组织活动,学校在体育活动时间,停止一切其他工作,人人都要参加。以后改为每周两课时。学生应按体育活动轮流表,分别参加各项活动;教师由工会组织活动。

4、组织体育代表队

组织班级、年部、学校的各项活动代表队,参加校内外比赛活动。学校成立了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体操、长跑、滑冰等代表队。聘请指导教师,培养体育人材,开展各种比赛,参加校、市、省运动会,提高各项运动技术水平。

5、举办运动会

学校举办春秋两季运动会,参加市运动会,派代表参加省运动会。

总之通过各项活动,实现了中学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卫生工作

 

一、基本任务:

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下发《改进学校卫生工作方案》,明确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进学校环境,加强防病措施,矫治学生常见疾病,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育成长。

学校通过生理卫生课,使学生理解掌握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具体作法:

学校设校医室,这在中国学校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实现了“改进学校卫生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

校医室的主要工作是: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2、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3、建立学生健康卡片,掌握学生健康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简单的医疗;

4、指导学生作眼保健操;

5、建立班级卫生员制度,给学生免费洗沙眼和处理简单外伤;

6、参加值周检查清扫情况,评比卫生先进班级活动;

7、检查指导伙食管理员每周制订的食谱,计算“卡路里”的热量能否达到标准,以符合 “改善学生伙食方案”中所提出要求。

8、其他活动。如组织学生输血队等活动。

 

第三节  保健工作

 

学校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下发的方案,由校长主持“学校健康委员会”,参加的人员有教导主任、事务主任、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校医、体育教研组组长、伙食管理员。定期拟定工作计划,听取汇报,进行检查、总结。使毛主席提出的 “健康第一”的思想得以落实。

编辑:陈旭
上一篇:1954-1966
下一篇:1932-1948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吉ICP备17008604号-1

地址:四平市铁东区中央东路2216号
校长信箱:spyzxzxx@126.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